源流的成语,含源流的成语大全

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2

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源流的成语,以及含源流的成语大全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。

本文目录

  1. 什么源流什么四字成语
  2. 带源的成语
  3. 带有源字的成语及解释,用源字组成的四个字的词语

一、什么源流什么四字成语

1.开节源流四字组成的成语

开源节流

【解释】开:劝课;源:水源。开发水源,节制水流。比喻增加收入,节省开支。

【出处】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故明主必谨养其和,节其流,开其源,而时斟酌焉,潢然使天下必有余,而上不忧不足。”

【用法】含褒义。比喻增加收入;节省开支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。

【正音】节;不能读作“jiē”。

【反义词】大手大脚、铺张浪费、挥霍无度

【辨析】~和“克勤克俭”;都有“增产节约”的意思。但~偏重指通过开辟多种渠道增加收入;“克勤克俭”偏重指通过勤劳增加收入。

【例句】在经济工作中;应该经常注意~。

有成语鞭不及腹、朝不及夕、猝不及防、防不及防、迫不及待、言不及义。

1、鞭不及腹是一个成语,拼音是biān bù jí fù,意思是比喻相隔太远,力量达不到。

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”

译文:鞭子虽长,也不能打马肚子。

2、朝不及夕(zhāo bù jí xī),成语,作谓语;指生活极端贫困,形容情况危急。

出自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七年》:“朝不及夕,何以待君?”

译文:生活极端贫困,如何对待你。

3、猝不及防是一个成语,读音为cù bù jí fáng,形容事情来得突然,来不及防备。

出自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既不炳烛,又不扬声,猝不及防,突然相遇,是先生犯 *** ,非 *** 犯先生。”

译文:既然不点燃蜡烛,又不发声音,突然不及防范,突然相遇,这是先生犯 *** ,这不是 *** 犯先生。

4、防不及防(fáng bù jí fáng):指想到防备却已来不及防备。

出自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六十七回:“可见小人之伺君子,每于所忽,有防不及防者也。”

译文:可以看到小人等待君子犯错,每次疏忽,想到防备却已来不及防备。

5、迫不及待,读音是pò bù jí dài,是一个汉语词语,释义是形容心情十分急切。

出自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回:“且系酒后游戏,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。”

译文:都是酒后的游戏,这个仙子迫不及待了。

我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、寓言故事含义深刻,富有教育意义,往往被概括成为成语。例如:

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*** 辟地夸父追日

愚公移山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拔苗助长

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,后人把它们凝缩成四个字的成语。例如:

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草木皆兵

破釜沉舟完璧归赵望梅止渴三顾茅庐

这又分两种情况:一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;一种是经过加工的,或紧缩、或减字、或增字、或换字。例如:

①一鼓作气一《左传·庄工十年》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

②瓜田李下一古乐府《君子行》: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”

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群众口头用的通俗而形象的俗语。例如:

①狼子野心一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谚曰:狼子野心。是乃狼也,其可畜乎!”

②千夫所指一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谚曰:千夫所指,无病而死。”

【解释】源头很远,水流很长。比喻历史悠久。

【出处】唐·白居易《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》:“夫源远者流长,根深者枝茂。”

【用法】含褒义。多用于历史事物的来历、由来等。一般作为谓语、定语。

【正音】长;不能读作“zhǎnɡ”。

【近义词】源源不绝、源源不断、源源而来

【例句】中国有五 *** 的历史;中国文化可谓~。

二、带源的成语

本末源流、拔本塞源、端本澄源、杜弊清源、端本正源、返本还源、极本穷源、家学渊源、叩源推委、开源节流、枯本竭源、裂冠毁冕,拔本塞源、无根之木,无源之水、木本水源、穷源溯流、清源正本、穷源朔流、穷源竟委、溯源穷流、溯流追源、溯流求源、溯流穷源、溯流祖源、世外桃源。

同源异派、同源异流、同源共流、讨流溯源、探本穷源、推本溯源、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、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、寻源讨本、渊源有自来、渊源有自、源源不绝、原原本本、源清流清、有本有源、饮水知源饮水思源、饮水辨源、沿流讨源、源源不断、源源而来、源远流长、源头活水、源泉万斛、源清流洁、沿波讨源。

1.本末源流:源:水源。流: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。比喻事物的主次、始末、先后。

2.拔本塞源:本:根本,根源。拔起树根,塞住水源。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。

3.端本澄源:犹正本清源。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。

4.杜弊清源:杜绝端,廓清来源。

5.端本正源:端:端正,清理。本:根本。源:根源。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。

6.返本还源:本、原:根本,原貌。返回原来的地方。 *** 说法,指望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,回到本原状态;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。

7.极本穷源:谓彻底地推究本源。

三、带有源字的成语及解释,用源字组成的四个字的词语

1、探本溯源:比喻探求、追溯事物的根本、源头,追本穷源。同“探本穷源”。

2、源清流净:源清流净的含义是源头的水清,下游的水自然就清。比喻因果相连,事物的本原好,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;或领导贤明,其下属也廉洁。

3、溯流穷源:溯:逆流而上。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。比喻寻求事物的根源。

4、枝源派本:指寻根究源,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。

5、同源异派:指起始、发端相同而趋向、终结不同。同“同源异流”。

6、有本有源:指有根源;源源本本。同“有本有原”。

7、溯流追源:犹溯流穷源。比喻寻究事物的起始演变。

8、源远根深:水源很远,树根很深。比喻基础牢固。

9、溯流求源:比喻寻究事物的起始演变。同“溯流穷源”。

10、同源共流:有同一源头、流向。比喻同一,统一。

11、同源异流:指起始、发端相同而趋向、终结不同。

12、无源之水,无本之末:没有源头的水,没有根的树。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。

13、源清流洁:源头的水清,下游的水也清。原比喻身居高位的人好,在下面的 *** 好。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。

14、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:源:水源;本:树根。没有源头的水,没有根的树。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。

15、溯流徂源:比喻寻究事物的起始演变。同“溯流穷源”。

16、源源不竭: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;竭:完。形容接连不断,没有尽头。

17、探本穷源:探:求索。本:树根。穷:探寻。源:水源。寻找树根水源。比喻探求、追溯事物的根本。亦作“探本溯源”。

源流的成语,含源流的成语大全-第1张图片-

18、源清流清:源头的水清,下游的水自然就清。比喻因果相连,事物的本原好,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;或领导贤明,其下属也廉洁。源,也作原。亦作“源清流洁”、“源清流净”。

19、渊源有自:亦作“渊源有自来”。①有根据,有来源。②指有根底。

20、饮流怀源:北周.庾信《征调曲》: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。谓喝水时应该想想水源。比喻不能忘本。亦作饮水知源,饮水思源

21、穷本极源:穷:寻求到尽头。探求事物的本源

22、端本清源: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

23、沿流讨源:犹沿波讨源。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。

24、源源本本:源头和根本。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。

25、饮水辨源: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。同“饮水知源”。

26、沿波讨源:沿波:顺着水流;讨源:探索源头。循着水流寻找源头。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,最后点出主题。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。

27、追根溯源: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。同“追本溯源”。

28、追根查源: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。同“追本溯源”。

29、异派同源:不同派别来自同一本源。

30、讨流溯源:指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。

31、源头活水:原比喻读书越多,道理越明。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。

32、溯流从源:顺支流上溯河源。比喻追根究底。

33、追本穷源:穷:寻求到尽头。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。

34、溯源穷流:上溯本源,穷尽支流。比喻寻究事物的起始演变。

35、酌水知源: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。比喻不忘本。

36、源源不绝: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。形容接连不断。

37、正本溯源: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

38、穷波讨源、师友渊源、饮水知源、沿流溯源、

39、端本澄源饮水辨源、酌水知源、饮流怀源、

40、源清流洁、遡流求源、溯源穷流、水源木本、

41、无源之水、泝流追源、异派同源、吃水忘源、

42、开源节流、溯流穷源、正本溯源、源远根深、

43、寻源讨本、源头活水、源远流长、万斛泉源、

44、极本穷源、讨流泝源、枯本竭源、遡流徂源、

45、家学渊源、探源溯流木本水源、源清流清、

46、正本澄源、同源共流、渊源有自、拔本塞源、

47、推本溯源、正本清源、万物之源、遡流穷源、

48、溯本求源、沿流求源、叩源推委、饮水思源、

49、同源异流、追本溯源、同源异派、源广流长、

50、穷源推本、枝源派本、穷源朔流、清源正本、

51、追根穷源、穷源竟委、追本穷源、追根查源、

52、端本正源、溯流从源、返本还源、溯流求源、

53、端本清源、溯流徂源、沿流讨源、左右逢源、

54、沿波讨源、有本有源、溯流追源、本末源流、

55、追根溯源、源源而来、追根求源、探本穷源、

56、穷本极源、源深流长、穷源溯流、推究根源、

57、反本溯源、世外桃源、源源本本、杜弊清源、

58、源源不绝、源泉万斛、源源不竭、源源不断、

好了,文章到此结束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

标签: 源流 成语 大全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